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地质学论文_滇西-东南亚原特提斯南支的造

来源: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9-28 01: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摘要:原特提斯洋被认为是发育于冈瓦纳北缘的早古生代大洋,但该大洋在滇西及东南亚地区的展布、表现形式、俯冲样式及其消亡时限等并不清楚,对滇西及东南亚地区原特提斯洋的

文章摘要:原特提斯洋被认为是发育于冈瓦纳北缘的早古生代大洋,但该大洋在滇西及东南亚地区的展布、表现形式、俯冲样式及其消亡时限等并不清楚,对滇西及东南亚地区原特提斯洋的演变及其与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作用的关联仍未能很好限定.本文系统综合并分析了滇缅马和印支陆块、华南东部与日本西南部的早古生代地质记录,认为沿东冈瓦纳北缘存在一条奥陶-志留纪的巨型火成岩带,初步限定了该火成岩带的源区特征及其迁移演变规律,提出东冈瓦纳北缘早古生代具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属性.以此为基础界定出原特提斯洋南支沿滇西云县-勐海至泰国半岛一线向南西俯冲于滇缅马陆块之下,沿越南中部三岐-福山带向南俯冲于入印支陆块南部,之后沿现今三亚-大阪一线向东与日本西南部早古生代俯冲带相接.研究表明,该造山作用发育于东冈瓦纳北缘的寒武纪芙蓉世-志留纪兰多维列世,自尼泊尔、印度西北、藏南、羌塘、向东经滇缅马延入印支陆块南部且向东穿时发展,在滇缅马东缘和印支陆块北缘具向外扩展增生的演变规律.该研究重建了滇缅马和印支陆块,以及日本西南部与华南大陆在东冈瓦纳北缘的早古生代位置,认为原特提斯南支早古生代大洋的俯冲消减对华南大陆东部志留纪陆内造山作用具有显著的远程控制作用.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网址: http://www.cjyttsdz.cn/qikandaodu/2022/0928/519.html



上一篇:地质学论文_上扬子西缘晚二叠世宣威组凝
下一篇:地质学论文_西昆仑地区古生代沉积型铁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投稿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编辑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版面费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论文发表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