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论文致谢(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

来源: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12 17:3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三叠纪开始,塔里木进入陆盆演化阶段,主要受亚欧大陆南缘特提斯洋周期性俯冲消减和封闭作用的控制,同时与盆地基地的核挤压隆起和山系发展有关

从三叠纪开始,塔里木进入陆盆演化阶段,主要受亚欧大陆南缘特提斯洋周期性俯冲消减和封闭作用的控制,同时与盆地基地的核挤压隆起和山系发展有关。

侏罗纪—古近纪,塔里木盆地的形成演化与欧亚大陆南缘一系列碰撞时间有关。 例如侏罗纪末期的拉萨和白垩纪末期的列支敦士登事件等。 各期碰撞使限周塔里木盆地山系和基底核的挤压隆起周期性复活,形成向盆地内的挤压反冲格局,在挤压带前缘发育前陆盆地。

新近纪—第四纪,随着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和碰撞,以及碰撞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楔入产生的远效应影响,天山和昆仑山大幅上升。 撞击后,印度板块仍继续向北俯冲,西昆仑山带受到强烈挤压收缩和抬升,北部岩体长距离反向撞击塔里木盆地之上,加剧了塔里木板块岩石挠曲。

西昆仑山、天山褶皱强烈上升,随着走滑断层系活动,盆地相对下降,形成被造山带包围的统一塔里木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围的地貌是否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围地形是陨石撞击形成的吗? 不,不能!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典型,四面都是大山脉,其形状也比较整齐,像一个圆盆,镶嵌在我国西部地区,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矗立于其南部

一些人认为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巨大的陨石坑。 因为陨石坑的形状是圆的。 然后塔里木盆地突然凹陷成椭圆状,就像被什么东西破坏了的洞一样。 所以也有人认为是陨石坑,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塔里木盆地是陨石坑,在碰撞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同的地质特征,其中之一就是陨石坑会引起强烈的边缘物质“智利”和中心隆起。 而且陨石的碰撞会引起整个地坛的破碎和部分岩层的融化。

一般来说,陨石撞击时的能量非常大,世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希克索尔巴陨石坑的撞击能量相当于1亿吨的TNT,在地表留下了直径8~11的大洞。 碰撞过程中,巨大的冲击力使温度升高,岩石在原有的基础上变质,有的全部重结晶,变成次生石英岩,有的破碎变质为角砾岩、破碎岩、破碎斑岩等。 也有变质为大理岩的。

塔里木盆地未见此类岩石,天山山麓地带多发现贝母类化石,以海、湖沉积为主。

实际上,塔里木盆地所在的地块非常稳定和坚固。 在第四纪造山运动的过程中,即使受到强大的压力,也依然“不动”,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不像陨石坑。 在塔里木盆地周边也没有发现岩石飞散的情况。

塔里木盆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约4亿年前,塔里木板块与周边祁连陆块、柴达木陆块、昆仑陆块等合并,组成一个大西域板块,此后多次碰撞、合并初步整合。 中生代地壳运动中有沉降有上升,但以沉降为主,这一时期是浅海环境,为海洋生物繁殖、石油形成奠定了基础。 塔里木盆地的最终形成是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之后完成的。

第四纪以来,印度板块北移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了褶皱凸起的喜马拉雅山和整体抬升的青藏高原,同时波及西北地区。 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相继迅速崛起,随着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的断陷沉降,新疆大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此次造山运动影响较大,海水退去,浅海环境成为陆地,同时青藏高原隆起破坏了地球上行星风系统,使大气环流重新调整,气候变化,长期干旱发生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据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的地形不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地球演化中有哪些超乎人想象的现象?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曾经发生过非常多超乎想象的现象。 现在,我们来看看最重大的现象级事件。 每一个都超越了人的想象,改变了地球进化的历史。

月球的形成45亿年前,你可能会认为月球只是一颗尘土飞扬的卫星。 但是,没有它,人类就不能存在。 虽然没有人能确定,但对月球形成的最普遍解释是巨形碰撞假说。 该假说声称,大约45亿年前,年轻地球和另一个行星大小的物体之间发生了灾难性的碰撞事件。 碰撞碎片不稳定地共享着同一个轨道,相互缠绕着,最终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无数岩石的残留物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月亮。

卫星灾难41亿至38亿年前的年轻太阳系是一个不稳定的地方,行星形成于原始行星盘。 无数事件和被破坏,创造了新世界。 该事件的后半部分被称为“卫星巨大灾害”或“后期重爆”。 在此期间,许多内环行星形成的残余物与地球或其年轻卫星广泛碰撞。 据推测,这一事件持续了约3亿年,但至少可以说初期的地球环境很混乱。 幸运的是,当时还没有生命。 但是,也许正是这样的事件最终让我们生活的星球充满了生命化学物质,导致了生命的诞生。

文章来源:《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网址: http://www.cjyttsdz.cn/zonghexinwen/2022/1212/524.html



上一篇:沉积与特提斯地质议论文(阿勒泰神石城沉积岩
下一篇:地中海中心的一个岛国是什么哦(沉积与特提斯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投稿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编辑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版面费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论文发表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